了解 Fig,掌握容器镜像管理的基础知识
容器技术的兴起
如今,“容器”的概念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开发与运维领域。容器的出现,大大缩短了开发人员的打包部署周期;也让运维人员更容易地进行环境管理,实现符合开发人员期望的稳定环境。
容器技术的基础之一,就是镜像。镜像是容器的基础颗粒,它是容器运行时所需的所有内容的打包形式。Docker时代,镜像管理是由Docker镜像仓库来实现的。目前,由于Docker镜像仓库的非常成熟且方便,因此多数使用Docker化的应用,通过Docker镜像仓库来进行以镜像为基础的部署,可以说是相当方便了。
Fig如何完成容器管理
但是,容器并没有只有Docker一家公司在做,因此Fig(现改名为Docker Compose)这样的工具就出现了。Fig是一个轻量级的容器管理工具,允许开发人员定义并管理多容器应用的不同部分。换句话说,它是一个用于定义和运行多容器Docker应用的工具。
通过Fig,我们可以通过一个YAML文件来定义需要哪些容器、容器之间如何联通、如何传递环境变量等信息。YAML文件是一种对人类比较友好的数据格式,相比较于Dockerfile,它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写性。
另外,由于Fig是轻量级的,因此它并不需要搭建专门的镜像仓库。用户可以将应用打包成镜像后,直接将镜像上传到任何Docker镜像仓库(包括DockerHub)中,即可通过Fig进行管理。而且框架自带了网络解析,自动化布局等工具,它们能很好的克服容器带来的网络通信环境等方面的限制。
Fig的优点和局限
相比于在开发和生产环境中纯粹依赖Docker镜像管理的方式,Fig还具有如下优点:
- Fig的可读性更好。对于比较复杂的多容器架构,使用Dockerfile来构建镜像并没有比较方便的方式来管理它们之间的关系。
- Fig可以通过简单的命令来启动和停止整个服务栈。双方也可方便地在不同的服务栈中共享设施。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在开发环境中,需要团队中成员共享共同的数据库环境。
- Fig自带了健康检查机制,自动停止某个容器并触发错误处理流程。
- 容器内配置错误时,Fig会自动做出响应。它不会让用户用control+C终止容器。
不过,Fig也有一些潜在的局限:
- Fig不适用于分布式服务的情况。例如想启用多个容器,但是找不到仅限于专用节点的可用端口。
- Fig不支持对每个容器的资源限制锁定。因此,如果需要对特定节点的特定容器进行优先分配,例如,对图像处理的指定容器进行CPU调度,就不适合使用。
- 当有多个容器进行互联时,很难维护其特定顺序的推出或部署。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点,因为有些容器必须先运行而另一些容器必须先停止。
- Fig需要使用docker-compose文件,在docker-compose文件中编写相应的容器构建、启动、停止等操作代码,相对而言并不是很便捷。
结语
关于容器镜像管理的方法,现在市场上有相当多的选择。对于一些小规模或个别应用,可以考虑使用Fig或其他轻量级的容器镜像管理工具。但是,对于相对而言规模较大,需要多机器多数据中心的项目,这类工具显然不适合作为主要部署工具,还是需要找到相应的Docker化方案。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容器镜像管理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