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观止”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,它代表着一种高度。作为读者,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,也需要达到一种“观止”的高度才能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。本文旨在探讨“观止”这一概念的深刻意义,以期帮助读者在阅读中实现“观止”的境界。
第一节:观止的内涵及其重要性
“观止”,在现代汉语中为一个复合词。 “观”即“看”,“止”即“停住”,引申为“达到极点、停止不前”。因此,“观止”的意思是“达到高度或者境界,到达熟练或者极致的地步”,是一种很高的境界。论文、小说、诗歌等文学作品都难以摆脱“观止”这个概念,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,必须要达到“观止”的状态,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。
那么,什么是“观止”呢?“观止”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,达到对文学作品内涵和艺术形式的充分理解和欣赏的境界,也就是说,读者从自我陶醉的情感和情绪之中,抽离出来,完成自我的升华和超越。因此,通过达到“观止”的状态,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文学之美,也能更加充分地体味作品所蕴含的信息和情感。在这个意义上,“观止”是文学精品的入门必修课。
第二节:如何实现观止的境界
实现“观止”的境界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品味,同时也需要读者具备足够耐心和毅力。下面,我将从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“观止”的境界。
第一,注重文学的品味。阅读高品质的文学作品,要求读者对语言、人物、情节等文学元素有较为深入了解,同时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情节和主题。这需要读者具备足够公正、客观和批判性的精神。同时,阅读过程中,也需要注重品味的培养,不能半途而废。只有养成阅读的习惯,在长时间的阅读积累中,才能够体验到“观止”的魅力。
第二,注重观察心态与审美情感的调整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,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敏感,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,尤其是情感的态度,进行情感升华,从而达到“观止”的境界。这也要求读者有足够的情感体验和锻炼,逐渐达到心态和审美情感的升华。
第三节:从古典名篇中观察观止
在中国古代文学中,充满了许多经典名篇,这些名篇是读者实现“观止”的重要参照。下面,我们将从两个古典作品中,展示如何通过阅读古典名篇达到“观止”的境界。
第一,唐代诗人杜甫的《登高》。《登高》以雄浑的笔墨和磅礴的气势,展现了作者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思想和理念。在阅读这篇诗的过程中,读者需要利用想象力,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山岭之间,感受作者对人生价值的高度践行与追求,体味“壮志凌云”的豪迈和“仰天而立”的气概。只有从情感和精神上获得升华和超越,才能更好地领悟杜甫的意境。
第二,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。《青玉案·元夕》以轻松的姿态和明快的节奏,描绘了作者与爱人在元宵之夜的快乐生活,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。在阅读这首词的过程中,读者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琐碎杂事,将自身融入辛弃疾快乐的氛围之中,感受作者与爱人所表达的爱情、家国和人生观。只有在审美体验中享受快乐,品味幸福,才能达到“观止”的境界。
综上所述,要实现“观止”的境界,并不是容易的事。需要读者具备品读文学的能力和精神,注重情感升华,在阅读过程中尤其重要。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,不断地磨练中,才能真正达到“观止”的状态,体现出文学艺术的极致价值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