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百科问答 > 解放军总医院陈景云(陈景云:医路坎坷仍不忘初心)

解放军总医院陈景云(陈景云:医路坎坷仍不忘初心)

陈景云:医路坎坷仍不忘初心

踏上医学之路

陈景云生于1964年,幼年生活的江西省萍乡市,这里是一个药材产地,奶奶是个找药的,也是个治病的,这让他对医学产生了\"兴趣\"。 1982年,17岁的陈景云离开科技大队走进了解放军陆军理工大学。大学时期,他开始接触到了声、光、电、机器人等科学,医学课也不算太多。不过,他一门学科都没拿过\"及格\",结果大学四年的学位论文却得到了\"优秀\",这件事给他明确了一个信念——要学习新技能,关键在于保持好奇心。 1986年,陈景云成为了一名士官,在军医院的肝胆外科工作已经20多年,这个舞台上,他历经了连续120个小时的手术。

迎难而上

日常工作中,每一个病人的疾病都不尽相同,每一次手术也背后都有着巨大的风险,可都得一一应对,这是一个融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行业。 2018年9月,51岁的陈景云接到一个病例,一位50来岁的女性右臂患上了恶性肿瘤,到了深度的肿瘤往往非常疼痛,仿佛凭空挤压,如果不治疗很容易扩散,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危及生命。这个案子看起来非常麻烦,但陈景云在核磁共振的基础上,发明了一种结合磁控靶向药物治疗的技术,这个技术更为精准,效果也非常好。 在这里,常常有这样一句话被各科室的医生所倡导,\"没见过的病,没做过的手术,只是因为还没遇上\"。对于医学工作者而言,迎难而上是绕不开的坎,陈景云也一直在\"切掉\"这枚硬骨头。在他眼中,\"看病,就是帮助他人解决疾病\"。无论是手术时的安抚与救治,还是开创新医疗手段,都是源于对患者生命的尊重。

不忘初心

伊始进入医学领域,陈景云便秉持三个字——\"勇于创新\"。在挖掘每一个病例的同时,他也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医生们。总结病例、学习新手段,交流经验和攻坚,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。陈景云希望,这份分享精神将嵌入每个医生的工作中。 回归这个行业最基础的\"问诊\",也是如此。陈景云认为,做疾病的诊断,不仅需要勘察身体各个细节,更需要打造有内涵的诊疗体系。以患者为中心,引导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医疗帮助,让\"诊\"这个环节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 十多年的时间里,陈景云带着精明、谨慎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,完成了无数病例,把自己放在患者的角度思考;也不忘与团队分享经验,让医疗行业在坚持初心的基础上迈向更高、更广的领域。

看似低效的“诊”,是陈景云最为擅长的,他认为,这是幸福的源泉,只要心中有患者,这是所有不言而喻的。也正是这种内在精神,让陈景云结合自己所学,对待每一个病例都有着极其细致的态度,每一步都是走心,每一步都是为了心底的患者。殊不知,就是这种用心,大大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痛苦,赢得了他们的感谢,也不知道在多少晚上,这个又高又瘦的人,仍会留在手术室里,反复检查每一道程序,为的就是多一分保障,多一分医疗前线所需要的紧张感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联系我们

工作日:10:0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