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听到“世间皆苦”这句话,我还是一个小学生。那时候,我并不理解佛教对于苦的解释。我以为,只有身体遭受痛苦才叫苦,而心理上的伤痛,与苦不搭嘎。
直到接触了更多的佛教故事,读了堆堆厚厚的佛经,才渐渐明白:苦并非只有疼痛。逝者安息,生者忧伤,受伤,迷茫……这些都是苦的体现。而每一个人,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这些苦,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停留在生命的某一角落。
有些时候,我们会寻求佛法的慰藉。而佛教的救赎,似乎成为了一个选择。陈晓旭,一位年仅36岁的中国男演员,却因长期食用亚硝酸盐而去世。陈晓旭之死,为何佛无法解救?
一、因果报应
佛教在强调因果报应的观念上,远比天主教要真实得多。每个人的苦与乐,富与贵,年轻与老,生与死,都是因为自己的因果关系,而不是整个世界的彩票抽奖。聚善积德,方得福报。惹祸招灾,必有因果。佛教教导人们,要了解自己的因果关系,并且明白,有时候自己的过错,无人可为自己陪罪,也无上帝施行一己独尊的救赎。
但是,在陈晓旭的例子里,我们能否看到因果关系的清晰?2019年9月,他因为胃癌去世,引述他亲戚朋友的口供,“曾经替别人试吃食品,有一次服用过期药,长时间食用亚硝酸盐成熟肉制品……长久以来对身体造成了损害。”陈晓旭追求卓越的事业,也遵循着快捷高效的膳食。因此,与其说这种苦是由因果关系引起的,不如说,这种苦是由“现代生活方式”引发的问题。这不光是一个“个案问题”,更是一个社会公共问题。
二、人生多门课
佛教认为,每一个修行者都要经历生死轮回,才能最终超度自己。身心中的苦,以及逝去后的痛苦,都是一样的,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佛教修行者,都是如此。但是,每一个人所走的路却不同,各自经历不同的殊途同归。那些所谓的苦难,也不是可以消除的,而是必须经历的多课之一。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下,佛教的解救或者救赎,并不是没有作用,但也没有必然的效果。
然而,文化中心的演员饰演的角色,不是一个单纯的人。他要承载观众的好与恶,好戏重演,就只能够凭借身体的性格来吞噬。在这个场景下,陈晓旭所承受的,不是普通人的苦痛,而是职业道德与命运命名指数的双重折磨。如果说人生的苦,是一个多门课的考察,则那些聚焦于职业人士,或者运动员,或者文化出品人所遭受的苦,又该如何面对?这些苦,难道也是佛可救的吗?
三、化苦为乐
佛教的精髓,不在于消除痛苦,而在于化解痛苦。这是基于一个道德原则——厉害的人确切要承担更多责任和苦痛。但是,若能从中找出积极的能量与教训,就能够化苦为乐,取得更持久的反馈。
逝者已逝,我们愿望他安息。但是,如果说是通过这种苦,摧毁了一些现代生活方式的问题,更需要我们汲取教训。如果说是因为忙于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,而忽略了身体健康,显然也需要我们改变生活。这时候,佛法的作用,并不仅在教导我们承担责任,还要通过化苦为乐的方式,来检视人生的价值。因为,陈晓旭所掩盖的,往往是我们大家面临的、也没有关注的问题。
所以,佛教教义与陈晓旭之死,虽然不是完全同一方面,但也体现了佛法的批判性思想,以及面对人生苦的态度。陈晓旭之死,让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具体人,而是公共民生。这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去思考的。这,对于佛教教义的再次解读,也有一定的启示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